让良田回归粮田

原标题:市纪委监委健全市、镇、村、组四级巡查监管网络体系,以“四严”举措推进澳洲幸运5耕地“非农化”“非粮化”专项整治——

让良田回归粮田

9月14日,走进三伏潭镇西乐寺村水稻种植基地,一方方青翠欲滴的稻田里,大片绿油油的水稻长势喜人,一派郁郁葱葱的景象。

“‘草皮地’种上粮食作物,真得感谢你们的帮助。”面对回访的纪检干部,种植大户郑德华喜不胜收,急忙向他们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

这片丰收在望的沃野,过去却是另一番景象。多年来,因被他人流转种植了草皮,眼前的这片农田不仅表土遭受损害,耕作层也遭到破坏。

守护耕地,刻不容缓!聚焦违规占耕种植草皮问题,市纪委监委耕地保护督查专班迅速督促相关职能部门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并抄告当地政府。经市纪委监委督促清理复垦,该地块已完成整改,并恢复粮食种植条件。

聚焦粮食安全“国之大者”,市纪委监委将耕地保护列入年度政治监督重点内容,着力开展耕地“非农化”“非粮化”专项整治监督工作。以最严责任、最严管理、最严监督、最严纪律推动耕地保护一寸不让、整改整治一点不松。

“图斑整改多少个?完成面积多少亩?完成率是多少?”根据摸排的问题线索,市纪委监委督查专班综合运用“蹲点式”“点穴式”监督,采取座谈交流、个别访谈、查阅资料、现场核查等方式开展督查,对全市耕地保护工作进行全方位“体检”。

同时,市纪委监委坚持将监督“探照灯”前移,明确以地方党委政府为主体、职能部门履行执法检查监管职责的耕地保护责任体系,督促各地各部门建立健全快速反应的源头防范机制,各乡镇、村、组层层签订基本农田保护责任状。

放眼全市,103个高清远距实时监控摄像头,覆盖全市75%的耕地,正逐渐织密市镇村组四级巡查网络,架起了一张耕地保护“监督网”。

“经过复垦,施工取土形成的150多亩坑塘目前已恢复耕种条件。接下来,我们打算在里面发展稻虾。”望着村道边几块新近平整的农田,西流河镇南港村村支部书记王正华颇感欣慰。农田里有了远程视频实时监控这个“硬武器”,他不再担心农田变鱼塘。

此外,市纪委监委充分发挥派驻机构“驻”的优势,开展“贴身”监督,加强行业治理。抢抓省级县域全域国土综合整治试点机遇,市纪委监委推动职能部门启动2022年占补平衡项目立项3000亩,完成新增耕地约1500亩;推动编制2022年度耕地进出平衡方案并抓好落实,“进出平衡”调入耕地2.27万亩。

履职缺位,失责必究。针对耕地保护工作中出现的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等问题,全市纪检监察机关点名道姓通报曝光,持续释放以铁的纪律护航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的强烈信号。今年以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违规占用耕地问题线索5件,已办结4件,立案2件,党纪处分1人,组织处理5人,为严守耕地红线提供坚强纪律保障。(仙桃日报全媒记者 张曼)

返回列表